《回明逐鹿记》免费阅读!

回明逐鹿记-第44部分(2/2)

作者:给个打断技

田氏的陵寝改作思陵,让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得以长眠。

    不管满清是不是真心善待百姓,钦佩前朝皇帝,一系列善政确实收到了效果,一时间大明勋戚高官纷纷改换门庭,络绎降清,百姓们观望一阵风色,确定没有性命之忧、、破家之患后,也小心翼翼出得门来,在清兵眼皮子底下讨生活。

    要说宁死不肯降清,誓要拼个鱼死网破的,也有,不过大明朝廷都覆亡了,就算有血性汉子不甘受辱,又能怎样?千古艰难唯一死,不管天下被谁得了去,平民百姓总的过日子,而日升日落,眼下生计才是百姓头等要操心的大事。

    爱因斯坦说,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这话虽然听着刺耳,可是却一点也不差,末世战乱中大明百姓活得跟狗一般,满清异族入关而据天下,后世许多人指责说当时汉人如何如何没有血性骨气,可有几个人明白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道理,只消给百姓活路,即便康熙、乾隆大兴文字狱,断送了不知多少华夏文明的精华,史书上依旧是贤明君王,至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什么的,虽然值得敬佩,却不能让百姓居家过日子啊!

    孟子说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国家沦丧追责的只有统治者、统治阶层,与百姓无干,若要强说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虽然道理不错,可是如大明这般,士绅官宦将国家蛀得千疮百孔,却要匹夫扭转乾坤,嘿嘿,那也忒无耻了罢!

    所以杨刚丝毫不指望大明沦陷领土上爆发什么民族大起义,面对武装到牙齿的鞑子与明朝降军,老百姓反抗只会让鞑子有机会举起屠刀,正儿八经大明官军都难以野战胜过鞑子,老百姓还是少凑热闹为好。

    只要汉人自尊自强,内修政理,善待百姓,假以时日,何愁华夏文明不能复兴,可若要一直任由官僚权贵压在百姓头上,如吸血鬼一样作威作福,华夏文明就此烟消云散也没什么奇怪。

    故此杨刚一心固守关中,休养生息,同时日日整备武事,枕戈待旦,在杨刚看来,只要能守住潼关,保住三秦,便是胜了,而往后么,时间肯定站在自己一边。

    满清虽然强势崛起,武力强悍一时,可终究有一个天生的弱点,那边是人口基数太少,举族不过十万可用之兵,要想统治华夏,不依靠汉人是万万不行的,而汉人只要有一个争气的政权,便足以收获天下人心,恢复汉家河山!

    只是,要想做到这一点,时间至关重要,杨刚只盼自己能多一些时间与民休息,扩大实力,只盼满清晚一刻警觉关中威胁,迟一日攻打潼关。

    让杨刚安心的是,整个五月满清都没有西征的意思,而是紧盯着李自成不放,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协同吴三桂等大明降军,一路紧追闯军,先战庆都,再战定州,一路追杀下去,屡败李自成,清兵却是追着闯军出河北,入河南,说不得便往湖广去了。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必须承认,摄政王多尔衮的韬略十分厉害,早几百年就无师自通了要痛打落水狗的精义,只是多尔衮却不曾想到,如此一来却给了杨刚最缺少的发展机会。

    或许是杨刚占据潼关后,保密工作做的太好,匹马不得东出潼关的死命令使得大明天下少有人知道三秦变故,想当初李自成也仅仅知道有小股明军偷袭关中,死守潼关不敢声张,因此毫不在意,刚刚越过山海关,占了花花天下的满清又如何能得知关中详情!?

    满清多半以为大明在北地已经没有精兵强将了罢?唔,要是我是多尔衮,也肯定先把李自成干掉了再说!等腾出手来,在回头攻打陕西、山西,山地不利骑兵作战,到时候打前阵的必须得是吴三桂等降兵降将!

    杨刚暗自琢磨,多少摸到了鞑子上下的一些心理,就如二战中日军奉行以华制华一样,满清一入关,便不愿打硬仗苦仗,而是驱使汉军营四方征杀,奉行以汉制汉,原因么,还是满清鞑子人口太少,要想占据中原大地,震慑天下,鞑子兵就绝不能折损太多!

    只是,闯军虽然打不过阿济格,打不过吴三桂,可是流寇出身的李自成滑不留手,绝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消灭的,当杨刚闻听李自成在河南往复兜圈,已经快要退到湖北时,便知道大顺皇帝肯定能够给胜捷军争取到更多时间了。

    yuedu_text_c();

    很好,好极了,抓紧时间,赶快把山西百姓迁徙到关中来,等多尔衮想起来西征,哼哼哼,让鞑子兵知道知道什么叫坚壁清野!

    自三月开始,杨刚就下令迁徙潼关以东的大明百姓入秦,一开始还偷偷摸摸,不敢声张,等进入四月,迁徙百姓的行动便大张旗鼓起来,而到了五月,太原有姜瑰驻守,胜捷军行事便再无顾忌,却是打开潼关,直入山西。

    “不管士农工商,全数迁入潼关之内,如有不肯迁离者,平民百姓强制迁移,士绅富户,哼哼,以通敌论!”

    杨刚如是颁下命令,话语背后是腾腾杀气,和军中多有士绅豪族子弟的姜瑰不同,杨刚对涉嫌勾结满清的汉人绝不会手软,动刀杀人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只不过杨刚发下的死命令略显太迟,真正勾结鞑子的士绅商贾见势不对,早早就跑了。

    不过即便如此,胜捷军还是大大发了一笔,太原以西投靠满清的士绅商贾只能带走细软,大宗物件一时半会可拿不走,胜捷军毫不客气,管他什么锅碗瓢盆,统统搜刮一空,带不走的便就地捣毁,房舍推倒,水井掩埋,一座座村镇付之一炬!

    如此作为,驻守太原的姜瑰只看得心惊肉跳,觉得杨刚和胜捷军行事太过肆无忌惮,只觉得杨刚必然会遭致士绅权贵们的忌恨,崇祯皇帝虽然驾崩,可大明毕竟还有半壁江山,天晓得势力勾连纵横的士绅权贵们会如何报复!

    想归想,姜瑰心里却是十分赞同杨刚作为,即便姜瑰手下出自豪门的军官怨恨颇大,姜瑰自己也有利益牵扯,很是受了些损失,可是已经下定决心,绝不向满清鞑子低头的姜总兵只是装聋作哑,严令麾下兵马不得干涉胜捷军行动。

    日子一天天过去,五月转眼即逝,李自成一败再败,退出河南,退入湖广,已经将山东、河北、河南牢牢掌握的满清鞑子终于腾出手来,目光投往西方,随即镶红旗旗主,固山额真叶臣率旗下兵马往山西而来,眼见一场大战便要爆发。

    第一百八十七章催婚一

    当满清镶红旗旗主,固山额真叶臣领军直入山西,缓缓向太原逼去时,小心翼翼监视清兵,日夜积储粮草兵器,以待大战的,除却太原城里的总兵官姜瑰,还有远在潼关的杨刚,而杨刚自打得知清兵入寇山西,便颁下将令,原本要死守潼关的胜捷军挑选精兵强将,却是时刻准备援应太原。

    世易时移,世上从没有一成不变的方略谋划,姜瑰率麾下两万兵马守太原,如此大的变数,胜捷军自然相应有所变化,如果坐山观虎斗,坐视太原失陷,对潼关防卫有百害而无一利。

    就算姜瑰守不住太原,只要能够给予清兵杀伤,拖延些时日总是好的,要是姜瑰幸而守住了太原,关中更是稳如泰山,嗯,所以,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支援姜瑰!

    杨刚想的很清楚,不仅仅杨刚一个人想得清楚明白,颜越、林宁等人也都先后意识到了太原的重要,故此胜捷军上下一心,对兵出潼关一致的很。

    不过,在出兵多少,给太原姜瑰多大助力的问题上,胜捷军内部却很有争议,一些人以为意思意思也就是了,万万不可动摇潼关守卫根基,一些人以为当竭尽全力,遏敌于外,最好是战火仅蔓延到太原城下,太原以西尽收入胜捷军掌中。

    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争执不下,但都说服不了对方,至于杨刚,则以为两种策略都太过极端,杨刚和颜越最终商议拍板,粮草军械什么的尽全力供给太原,但潼关五万大军,出潼关的兵马只有三千。兵马虽少,可是这三千兵马尽数都是轻骑,乃是胜捷军的精华所在,而这三千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骑兵兵出潼关之后,任务不在与满清交战决胜,而在于确保太原姜瑰不会被断了后路!

    不是我不想全力支援太原,实在是太原难以坚守,清兵若是东向受阻,还可从大同南下,自邯郸北上,唔,姜瑰只有两万兵马,可万万无法四面拒敌!

    而且,陆明回报说,姜瑰兵马虽然不少,但麾下士卒却士气不高,战意不旺,如今中原沦丧,鞑子正是气焰嚣张之时,与之相比,被围孤城的两万兵马能坚守几时,还真难说的紧,与其冒着和鞑子平原决战的危险,倾力相助姜瑰,不如保有实力,以待来日!

    杨刚想起斥候从北京城探报来的消息,无数大明文官武将屈膝投降,做了鞑子的奴才,又是气愤又是恼怒,而想起被当成假货斩杀的太子朱慈烺,却只余一声长叹。

    指鹿为马便是这般了吧,要怪只能怪那少年为什么生于帝皇家,唔,反倒是崇祯的女儿,鞑子反倒不会留难……………

    杨刚身为甘陕总督,总兵官,一手缔造出胜捷军的最高统帅,拍板定案,自然一锤定音,再没有人发出异样声音,于是三千骑兵出潼关而去,领兵主将乃是守备黄亮。

    黄亮乃是辽东军夜不收出身,此次统帅三千骑兵出战,正是其强项,而杨刚将胜捷军全部骑兵尽数交给黄亮,一方面是对黄亮的倚重、信任,另一方面却也给了黄亮莫大的责任。

    骑兵耗费巨大,训练不易,胜捷军五万大军,拼尽全力,优中选优,也不过凑出三千骑兵,而这三千骑兵能够迅速成军,与胜捷军招募兵马不少都是孙传庭故旧秦军有关,若是不慎损折了,短时间内可绝对再训练不出三千骑兵了。

    故此黄亮临去时杨刚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审慎小心,如非必要,决不可与鞑子轻易交兵见仗,万一到了必须决死一战之时,也千万要给胜捷军留下骑兵种子!

    旌旗招展,蹄声如雷,黄亮带兵马出征了,站在潼关城头,杨刚脸上神情庄重,一派肃穆。

    若是姜瑰最终战败,太原沦陷,潼关便要直面鞑子兵锋了,我劳心劳力,好不容易打造出的胜捷军,却不知能否拒敌于关外!?

    当杨刚沉思之时,潼关以西,一支车队正络绎而来,车马上尽数是为潼关输送的粮草辎重,不过其中两辆车却有不同,乃是临时加入车队,其内一个少年,姓杜名俊,却是杜欢的独生爱子。

    杜俊这是第一次单独出远门,很是新鲜好奇,没有一刻消停,只是跟随的两个杜府家将认真的紧,坚决不肯让杜俊胡闹,骑马兜风什么的一概劝阻。

    “少爷,您此趟出来关乎老爷颜面声望,更关乎小姐婚姻幸福,还是庄重老成些的好…………若是姑爷觉得我们家家风不稳重,不肯履行婚约…………”

    杜安、杜诚一通苦劝,正是好动时节的杜俊只好乖乖坐在马车里,而在杜俊怀中,一封杜欢手书的信笺便是杜家小少爷此行的使命,催婚。

    商南县城,杜欢当着无数人的面与杨刚订下婚约,招杨刚为婿,时光匆匆,转眼大半年了,杜欢以为女儿年纪已经十六,老大不小,婚姻再拖下去殊为不好,故此遣独子往潼关来见杨刚,要杨刚早日上门迎娶。

    yuedu_text_c();

    杜欢的理由很是充分,朱元璋定大明律,女子十四岁便该嫁人,而大明风俗,女孩多半便是十四五岁成婚,要是适龄却迟迟不出嫁,是要为人诟病的。

    杜倩年方十六,再有几个月便十七岁了,若在后世,正是鲜花烂漫之时,可在大明人看来,却已经是老姑娘了,故此杜欢催促杨刚迎娶自家女儿,正常之极。

    杜俊与姐姐感情很好,为姐姐终身幸福着想,一路上很是勤逸,催婚的书信保护的妥妥的,只跟眼珠子一般藏在心口,而平日里听不进去的劝谏这一次也全听进去了,只是杜俊却不知道,自己无意中被自家老爹当枪使了一回。

    车队从西安府出发,走了二十来天,才遥遥看到潼关,早已憋闷难耐的杜俊欢呼一声,下令自家车马加速,先头赶往潼关,两个家将看看潼关城池,觉得已经到了地头,不必太过小心谨慎了,便齐声答应。

    身为原大明都指挥同知的儿子,杜俊所乘的车马自然很上档次,车厢宽大明亮,车轮又大又圆,而拉车的四匹健马也雄健的很,车夫鞭子一甩,一声脆响,四匹健马当即甩开四蹄,疾驰而去。

    只是四匹马儿没跑一会,便齐齐停了下来,一什胜捷军士卒冷着脸,将杜俊杜小少爷拦了下来。

    “潼关重地,不得纵马,老老实实着些,休要自误!”带队什长大声喝道,根本不理会杜俊脸上怒容,即便杜俊抬出自家老爹名号,依旧冷冰冰地,一板一眼,毫无通融。

    杜俊心里恼怒,赌咒发誓,等见了姐夫,一定要给眼前丘八一个好看,可是谁知进了潼关,杜俊并未立刻见到杨刚,而是被安排在一家小客栈里住下,却是连县衙都没进去。

    这这这,这也太怠慢了罢!那姓杨的什么意思?他还想不想娶我姐姐!

    杜俊很愤怒,很委屈,而在潼关县衙里,杨刚目光闪动,却是一脸苦笑。

    杜欢那厮果然用了这条毒计,又用女儿谋算我!唔,杜倩杜倩,我想娶你不假,可是,我该怎么对待你的父亲呢!?

    第一百八十八章催婚二

    所谓爱屋及乌,意思是说因为喜欢上了房子,就算房檐上停一只乌鸦,也觉得跟喜鹊似的,总而言之,便是情感影响理智,是非不分。

    从杨刚的角度出发,第一次被杜欢算计谋害,差点兵败身死,双方之间便是死仇,后来之所以放过杜欢,并非杨刚放下前嫌了,不过是杜欢实力荡然无存,成了没牙的丧家犬,所以放过也就放过了,可是这一回却大大不同,杜欢居然悄没声息地与关中豪门士绅勾结起来,俨然又成了暗藏獠牙的毒蛇!

    可是,已经下定决心根除后患的杨刚,事到临头却还是心存侥幸,即便得知杜俊赶到潼关,杜欢的毒计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依旧无法狠下心来,断然反击。

    古语说,多情未必真豪杰,杨刚因为一个小女子,婆婆妈妈,唧唧歪歪,看在林宁、张路等人眼里,人人都觉得实在混账,颜越、莫言等文臣更是当面直谏,要杨刚以胜捷军为重,不要因私害公!

    唉,真真是………为毛杜倩有这么一个恶毒混账的老爹呢!?

    县衙里,杨刚长长叹息一声,终于命人去请杜俊,终于下决心演一出大戏。

    清兵兵锋直指太原,一场恶战一触即发,杨刚虽然远在潼关,据战场数百里之遥,可是杨刚聚精会神,将太原大战看得极重。

    “杜兄弟,我恨不得背生双翅,飞回府城迎娶令姐,奈何国事维艰,世道不靖,清兵不日便要寇犯太原,太原若有闪失,潼关便要直面鞑子了,军情紧急,我实实无法分身啊!”

    杨刚一脸歉意,为难的模样毫无做作,事实也是如此,胜捷军如今枕戈待旦,甚至三千精锐已经出关助战去了,这等情况下杨刚若是往西安府讨老婆,一定会惹得天怒人怨!

    杨刚说的明白,没一丝隐瞒,可有一条,所有的军情杜俊都不知道,别说杜俊,就连杜欢也丝毫不知道情势如此紧急,杨刚把潼关经营的铁桶一般,消息隔绝,等闲不会把影响人心的坏消息传扬出去,不过不叫杜欢知道清兵消息并非为了稳定人心,而是别有他意。

    杨刚这么一说,杜俊立刻张大了嘴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可是我爹爹要我………唉,国事重要,还有什么可说!”

    杜俊虽然年轻,却不是不晓事的后生,毕竟是将门世家,粗粗一听便知道杨刚无法速速迎娶家姐,实在是情势所迫,虽然杜倩年纪大了,可是在情在理,身负重任的杜俊都没法子再加催促。

    杜俊怏怏的,一脸苦相,肚子里大骂鞑子不识相,影响别人婚姻,却丝毫没有埋怨杨刚,无奈之下,杜俊也只能叹息天公不作美,家姐命运不济了。

    杜俊愁眉苦脸,杨刚也是一样,不过两人苦恼的原因大有不同,杜俊是因为不能让姐姐早日得到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