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军阀》免费阅读!

铁血大军阀第9部分阅读(1/2)

作者:作者不祥

    坐他的朝,我赶我的车,如今他们倒台了,我们也不必拿他们来充门面,何必拉着皇帝叫姊夫,攀高接贵呢。”

    旁边走过一个独只眼,绰号白瞎子,也是白朗手下一个悍将,他大声说道:“还不如自称皇帝罢,就使不能为朱元璋,也做一个洪秀全。”这提议到是爽快,然理势上却万不能行。白朗手下那班土匪出身的部下都说好,但是谋士们一却是一个个直摇头的。

    又是一个馊主意

    白朗自己也不以为然地说:“我白家坟头也没有偌大气脉,我怎敢作此妄想,僭越了反倒是要折寿折福。”

    这时,革命党参谋谋士吴士仁献议建议:“何不走松潘大道入蜀?:四川自古便是天险,易守难攻,可进可退,何不从长计议?此后如破大城,即严行防守,士马庶得休息,养精蓄锐,静待时机,何苦长此奔波?”

    进军四川的建议得到了革命党人的一致赞同,但在场的大小土匪头目们都不说话。

    另一革命党参谋杨芳洲又劝说:“富贵归故乡,西楚霸王终致自刎。”意思是没有成功就返回河南不是上策。

    这句话白朗是赞同的,但门外看热闹的士兵大哗,纷纷表示不愿入蜀。白朗左右为难,就问他最信赖的沈参谋的意见。沈参谋看了看大家 说:“都不想去也没办法,只好拉回河南。”

    正文 44白浪村

    ”>白朗军开始从甘肃东返,但沿途政府军后面追、前面堵,这趟回乡之旅异常艰难。6月12日,白朗兵分两路,还是沿着子午谷返回,在西安子午谷,白朗中了冯玉祥的埋伏,死伤惨重。白朗也负了伤。

    冯玉样后来电不无得意地回忆道“五日,抵西安。不久陆(陆承武)亦至。时白匪已西窜,余率队追击至泾川。匪复于南陇折回宝鸡欲袭省垣。陆召余回率部行三日至省,每日行军余里故人以‘飞将军’称之。匪知有备改道由子午谷南行,余预料匪必出此。乃令团长何乃中设伏,期间伺匪经过突起围击毙匪无算。

    一路上突破政府军的合围,于6月28日到达荆紫关附近。

    荆紫关是个老地方,几个月前,白朗在这里西征陕甘,准备入川,可谓士气高涨,但几个月后,惨败而归,士气非常低落。西征归来,有些“杆首”就公开提出要回乡,有的人甚至干脆带着财物不辞而别。尤其是白朗在鄂豫皖活动时,招募了大量其他省籍的士兵,这些人一到河南就吵吵着要回老家,口头上说要回去继续斗争,实际上大多都是想回家过安稳日子。

    白朗召开会议,讨论以后的分散活动。其实白朗很清楚“合则强,分则弱”的道理,但形势不由人,手下将领们都吵吵着要分散活动——其实说白了就是散伙,这实际上已经由不得白朗了。各路“杆首”都带着原来的人马还有财物返回原籍,愿意继续跟着白朗的只有一千人左右,且都是宝丰、鲁山一带的人。而当初加入队伍的沈参谋等革命党人,也纷纷表示要返回南京、上海。

    白朗无奈,对众人说道:“既然大伙儿去意已决,那么我也不勉强。过了紫荆关,大家各奔前程吧。”

    白朗有些伤感,众匪则是一脸的冷漠。

    话说白朗在 甘肃近一个月的时间,李默涵也没闲着,他拉着党卫军从醴泉一路向陕豫交界处进军。虽然李默涵对白狼起义的具体经过不甚了了,但是他却清楚的记得白朗从甘肃打回河南的这次进军,便是白朗的不归路。

    党卫军一路南下,日夜兼程,终于在白朗回到紫荆关之前占领了紫荆关。紫荆关关城之下,遍布党卫军的帐篷,党卫军的土木匠人和就地招募的民夫正在日以继夜的赶修工式。

    在李默涵的营房里,依旧灯火通明,李默涵、马迁安、刘慕圣、马克成、胡承训以及刘世杰、何封围坐在大圆桌边。他们有的在擦自己的配枪,有的在抽烟,有的则是望着屋顶的电灯出神。

    终于,胡承训开腔问道:“团长,为什么你判断白朗会折返河南?”

    李默涵笑道:“因为他是河南人。”

    河南人普遍比较恋家,无论是家富、家贫,河南人经常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比喻人的怀乡情结。河南的年轻人,不乏有梦想的热血男儿,不乏有离家出走去开创蓝天的铮铮铁汉。但是,几乎所有的河南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今天离开家乡,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回到家乡!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白朗和他的土匪部下们也一样,打了这么多年仗,不少‘杆首’甚至老兵,都弄到了不少财物,足以让他们返乡起屋置地,光宗耀祖。

    胡承训有些将信将疑

    李默涵笑了笑,说道:“不如我们打个赌。要是我赢了,你和马克成就要死心塌地跟着我走,而不是三心二意。”

    “这……”胡承训有些犹豫

    马克成插口道:“一言为定。”

    “那好吧。”胡承训也点了点头

    河南荆紫关地处三省交界处,境贯丹江,道扼隘口,西汉时始为草桥关,元为荆籽口,明为荆籽关口,清为荆子关,民国初取荆花呈紫色之祥意,改“子”为“紫”,荆紫关之名遂延续至今。

    紫荆关镇脊倚群山,面临丹江,背负群山,下临清流,”西接秦川,南通鄂渚”,它凭着优越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贾客竞商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丹江发源于商洛山,注入汉水,汇入长江,因而使之成为历史上可与运河、蜀栈并称的我国南北三大通道之一。丰富的丹江水力资源,使得荆襄沪杭巨商大贾,直挂云帆,溯江而来。不过,今年来因为匪患猖獗,有钱的富商又往往是土匪绑票的目标,因此紫荆关镇如今十分萧条败落。

    紫荆关镇外有个白浪村,这里是、鄂、豫、陕三省交界的地方。不大的村子也就百来户人家,却跨着河南、陕西、湖北三个省的地界。

    李默涵带着郭四德和一个警卫排在附近勘察地形,正好来到白浪村,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一摸口袋,谁都没带干粮。

    郭四德就建议到附近找户人家,让对方给做顿午饭,时候给钱就是了。

    李默涵心想这不是和现代的农家乐差不多嘛?换换口味也不错,便带着警卫排大摇大摆地进了白浪村。

    这可把白浪村的百姓吓得够呛,俗话说得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这能好的了?于是村民们赶紧躲得躲,藏的藏,大姑娘小媳妇抓起一把灰就往脸上抹。

    李默涵又好气又好笑,他双手叉腰,哭笑不得地说道:“我就不信了~”说着,他指着一家房子看起来还挺不错的院落,对郭四德说道:“四德,给我敲门,客气点儿。”

    郭四德上前拍门,“开门,开门!”可任凭郭四德喊破嗓子都没人来开门。

    李默涵看了看院落里的一间屋子,屋子上的烟囱还在冒烟,说明屋子里有人在生火做饭。“让开~!”李默涵一把推开郭四德,照着大门就是一脚。

    哐当,木门应声而倒,警卫排战士端着枪迅速冲了进去。随即里面传出一阵惊叫声,等李默涵进院子的时候,警卫排的战士已经把两男两女带到了院子里。

    李默涵打量了他们一下,看样子这是一家四口。一对五十来岁的老夫妻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年纪大些的约莫二十多岁,是个姑娘,脸上摸着厚厚的炭灰。年纪小些的约莫十四五岁,是个男孩子,头发又脏又乱,嘴唇上两道黄龙鼻涕。

    老夫妻一见李默涵进来,便忙不迭地磕头,“军爷饶命,军爷饶命。”

    李默涵露出人畜无害,老少咸宜地微笑,说道:“你们都起来说话。”

    “军爷饶命~”老夫妻依旧只顾磕头

    “你们他娘的都给我站起来。”李默涵喝道

    正文 45村姑

    ”>老夫妻被李默涵一喝,变立马弹了起来,但是嘴里依旧是重复着“军爷饶命”四个字。

    李默涵有些不耐烦了,他对老头说道:“辛苦你给我们做顿饭,我们给饭钱。”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银元递给老头。

    老头不敢接,老太婆倒是抬眼看了一眼,然后又迅速低下头,又开始象念经一样重复“军爷饶命”。

    “给我闭嘴。”李默涵彻底没了耐心,他掏出枪来指着老头和老太,“再说一句我崩了你们。”

    老头老太赶紧捂住了嘴

    李默涵这才说道:“给我们弄些吃的,饭钱我照给。”说着把两块银元硬塞进老太手里。

    老太一脸为难,说道:“军爷,不是小民不想要这钱,实在是自家也没吃食。”

    李默涵一瞪眼,喝道:“家里没有,不会上街买啊?”

    老太恍然大悟,赶紧说道:“是是是,军爷,我这就上街去买。”说着她一把扯住那个脸上抹了炭灰的姑娘,“走,狗剩子,陪娘一起去。”

    狗剩子?姑娘怎么会叫狗剩子?一定是老夫妻怕自己看上自家闺女,故意这么说。

    老太上街买东西去了,剩下老头和他家小儿子便赶紧搬出桌椅板凳让李默涵坐下,又少了热水给李默涵洗脸,伺候的倒也周到。李默涵一开心,又赏了他们父子二人一人一块大洋。

    小孩子拿着银元爱不释手,老头一把抢过,说道:“爹替你收着,将来娶媳妇用。”

    小孩子摇头道:“我不要娶媳妇。我要扛枪当兵。”

    李默涵笑问道:“为什么要当兵?”

    小孩子很自豪地答道:“当了兵就有枪,想欺负谁就欺负谁。”

    李默涵听了这话大皱眉头,老头慌忙在儿子屁股上踹了一脚,“尽胡说,滚回屋里去。”

    赶走了不懂事的儿子,老头赶紧过来赔笑脸,“军爷,你多包涵,山里孩子没见过世面。”

    李默涵自然不会和一个小孩子计较,他让老头坐下,然后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老头闲聊。见这位军爷没架子,老头胆子也渐渐大起来。

    老头名叫黄大栓,今年其实也就四十多岁,只是艰苦的生活弄得他象五十多岁的老头。

    说着说着,黄大栓一脸神往地说道:“等我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我也就苦出头了。”

    李默涵摇摇头,说道:“老黄,你是不是记错了,应该是你的大女儿出嫁才对。”

    黄大栓一愣,随即又尴尬地笑道:“军爷你说狗剩子啊?那是我大儿子,是个小子,不是闺女。”

    李默涵眉头一皱,问道:“难道我样子长的很傻?傻到男女都分不清?”

    黄大栓大惊失色,赶紧站了起来,双手直摇,“不敢不敢,军爷你生的一表人才,眉清目秀,活脱脱就是戏文里的赵子龙、俏罗成。”

    “又或者我人品不好的事情被你知道了?”李默涵又问

    “饶命~”黄大栓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军爷德高望重、才高八斗、安邦定国~呃!”黄大栓词汇量有限,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把自己知道的褒义词一股脑儿都说了出来,弄得李默涵哭笑不得。

    李默涵命令黄大栓站起来,耐着性子说道:“我说了,我不是欺男霸女鱼肉百姓的兵痞无赖。我是党卫军统领李默涵,是专为百姓做好事的。”

    “是是是!”黄大栓把头点得跟鸡啄米似的

    正说话的时候,黄大栓老婆柳氏带着“狗剩子”回来了,柳氏一手手拎着一块大大的当腰肉,一手领着些蔬菜,“狗剩子”则抱着一口袋面粉。

    李默涵指了指“狗剩子”,说道:“过来。”

    柳氏一看苗头不对,赶紧赔笑道:“军爷,狗剩子得跟老婆子我下厨房收拾饭菜,不然就耽误军爷们吃饭了。”

    李默涵笑笑,说道:“不妨,我让我的兵去收拾。你让你家闺女把脸洗了,让我看看。”

    柳氏脸色一变,随即又故作镇定地说道:“军爷,您认错了,这是我儿,不是闺女。”不过话一出口,她就看到黄大栓的神情,柳氏立刻明白过来,顿时下跪哭拜道:“军爷啊,求你放过我家喜鹊吧。老婆子求你啦~”

    柳氏又跪又求,那姑娘则是怯生生地躲在柳氏背后

    李默涵又是一头黑线,看来这官兵欺男霸女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不是一时半刻能改变的。不过既然说了要看看,那就一定要看,反正自己最后又不会真的把他们家女儿带走,到时候多给些钱给他们压压惊便是。

    郭四德也看出了李默涵的心思,便上前一步,一拉枪栓,说道:“咱们团长这么年轻英俊,前途无量,哪能看上你家这种乡下姑娘?叫你去洗脸就去洗脸,少废话。”

    无奈之下,黄大栓只能让柳氏带着闺女去洗脸。洗完之后,柳氏心里七上八下的把女儿喜鹊带到李默涵面前。

    “给军爷行礼。”柳氏摁着喜鹊给李默涵鞠躬,然后喜鹊低着头,不敢看李默涵,双手搓着衣角。

    “抬起头来我看看。”这个名叫喜鹊的村姑长相中上,瓜子脸、丹凤眼、柳叶眉毛,总体来说至少能打七分,但是一股浓重的乡土气息把整个人的气质拉低了不少。

    喜鹊只稍稍抬头看了一眼李默涵,马上就又低下头去,依稀可以看见喜鹊的脸涨得通红。自古男人爱美女,女人爱英雄。虽然喜鹊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团长算不算英雄,但在这穷山沟里本来就见不到什么外人,更何况李默涵这样年轻英俊的军官。对于情窦初开的喜鹊来说,不知道是害怕还是害羞,总之她不敢正眼看李默涵。

    李默涵掐着手指自己算算,自己来这个世界也快三年了,却一直没碰过女人。马迁安都在焦作镇上有了相好,自己却还孑然一身,是时候该给自己找个暖床的了。

    “多大了?”李默涵脸上不显山不露水地问道

    “过了年就整二十一了。”喜鹊怯生生地答道

    “二十一了?怎么还没嫁人呐?”李默涵又问

    黄大栓开始觉得苗头不对,心里开始活络起来。自己的女儿喜鹊在紫荆关这一带是数得上的美人儿。之所以没嫁人是,是因为黄大栓打算待价而沽。但是最近几年附近的年轻人要么是抓了壮丁,要么是当了蹚将。剩下的都是些歪瓜裂枣,黄大栓还看不上咧,结果就把女儿耽误了,到了二十一岁还没嫁人。在乡下,这可算是老姑娘了。

    眼前这个团长年轻英俊不假,要是喜鹊真的跟了他也未必不是好事。自己但是就因为他太年轻英俊,将来肯定还会有其他女。要是他始乱终弃怎么办?要是将来喜鹊被其他姨太太欺负怎么办?黄大栓的思绪 开始发散了。

    “识字吗?”李默涵继续问

    喜鹊摇了摇头

    黄大栓和老婆对了对眼神,夫妻间的默契旋即让他们明白了对方的心思。柳氏笑着说道:“喜鹊啊,你陪着军爷说说话,我和你爹去收拾菜饭就中。”

    “娘!”喜鹊拉着柳氏的袖管不妨,柳氏拉开喜鹊的手,说道:“怕啥,这位李军爷又不吃人。”

    “嗯喝!”李默涵痰嗽一声,郭四德等一众战士很识相地往远处走了走。然后,李默涵开始和这个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村姑开始谈理想、谈人生、谈生活的真谛。

    过了一会,饭菜做好了,虽然色香味都不怎么样,但是农家菜也别有一番风味。黄大栓这时彻底放开了,安排喜鹊紧靠着李默涵坐。喜鹊半推半就地坐在李默涵身边,始终不敢抬头看李默涵。

    一顿饭吃完,李默涵很直接地对黄大栓说道:“直说吧,你们家女儿我看中了。打算娶回去当个姨太太,征求一下你们二老的意见。”

    黄大栓心里挺高兴,心想攀上一个团长女婿,看以后谁还敢和自己抢牛粪。

    不过李默涵补充了一句,“虽然不是正房,但我会好好待她。”

    这话多少让黄大栓夫妇有些失望,但是自己小门小户地,也不敢奢望当正房。就这么一顿饭的功夫,李默涵和黄喜鹊的婚事就定下来了。李默涵随身没带多少现钱,于是就留下五十块大洋给黄大栓筹备,说晚上再让人送聘礼过来。

    白浪村就这么大点地方,黄大栓要嫁女儿的事很快就传遍了。

    正文 46将计就计

    ”>黄大栓的老婆柳氏带着一群三姑六婆到紫荆关镇上大采购,于是消息又传到了紫荆关镇上,反正是女婿给的钱。也由于柳氏的采购,萧条许久的紫荆关镇市面居然一时间多了些生气。

    党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