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起走过》免费阅读!

曾经一起走过-第1部分(1/2)

作者:xuanxiaofei

    《曾经一起走过》

    正文 第一章:父亲结婚了

    大红的喜字,在我眼里,看着是那么的扎眼,我恨不得马上扑过去,狠狠的把它撕下来,扯碎,然后再啐上两口唾沫。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倍,广告少看着那个花枝招展的女人,和她那三脚踹不出一个屁的儿子,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再看看父亲那卑躬屈膝的姿态,我就觉得心口有一团火,越烧越烈。烧的我胸口闷闷的,烧的我牙根痒痒的!

    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便莫名其妙的去世了,莫名其妙这个词用在这里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母亲在前一天还是好好的,第二天便突然上吊死了,那个画面我永远无法忘记,母亲是用白床单拴在了房梁上,吊在那里,她的脸铁青,头发梳的很整齐,嘴上还涂了深红的口红,脸上似乎还带着淡淡的微笑。父亲从庄稼地里回来的时候,发现了已经断气的母亲,母亲的丧事办完没几天,大叔又莫名其妙的疯了。

    那时候,我五岁。事情过去快十年了,但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在梦里,我常常梦到母亲铁青的脸,和那红红的嘴唇,母亲向我走来,面带着淡淡的微笑,醒来的时候我总是一个人默默的流泪。我多么希望母亲能够陪在我身边,多么羡慕有母亲疼爱的孩子。我很想知道母亲为什么会寻了短见,这在我心里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个很善良,美丽,又优雅的女人。但是母亲很少笑,她的脸始终是那种淡漠的表情。村里人都说我长的像极了母亲。

    父亲如二福,是个憨厚老实的人,他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大福,和一个弟弟三福,大叔在我母亲死后没几天便疯了,每天都是一个人呆呆的坐着,和谁也不说一句话,就像与世隔绝了一般。大叔之前是个中学教师,有一定的文化。奇怪的是始终没有结婚,这又突然莫名奇妙的疯了,村子里传言是我母亲的魂附着他,当然我们一家人不相信这个说法。只是认为母亲的死和大叔的疯只是时间上的一个巧合而已。

    三叔刚刚成家没多久,他的媳妇杨美芬正挺着个不大的肚子,三婶是村里最漂亮的女人。三婶只比我大五岁,她十九岁就怀了三叔的孩子,便嫁给了三叔,只是摆了酒席,没有法律上的婚姻。村里人都说,如家的媳妇都是个顶个的漂亮,当初我的母亲也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虽然三叔长的是他们哥仨里最好的,身材高大威武,鼻梁高高的,眼睛是那种有神的深邃,当初三婶也是看中了三叔的长相,以死相拼,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嫁给了三叔,他的相貌着实很招女人的喜欢。但是三叔不争气,整日就知道吃喝赌,没有正经的工作,结婚以后三叔和三婶整天的打架,家里的东西也是摔的差不多了,最后甚至打到要上房揭瓦的地步。最近三婶的肚子有些显怀了,三叔才算消停了下来。

    正文 第二章: 厌恶的后妈

    这次父亲再婚,还是按照当地的头婚习俗,一样也没少,我也被父亲早早的从武校接了回来。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发,搜索+你就知道了。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狠心把年幼的我送进武校,也许是他窝囊了一辈子,怕我将来会受欺负吧,但是我还是要感谢父亲的决定,因为在武校的这些年,我学会了很多,我不再是个柔弱的小姑娘,我变得更坚强。

    这次父亲把我接回来,顺便办了退学手续。结婚几乎花去了他所有的积蓄,有了新家的他从此失去了对金钱的掌管,武校的花费比普通的学校要高很多,我的年龄也刚好该上初中,父亲决定把我接回来在家附近读初中。这样能节省出一大部分的花销。

    我尽管一万个不愿意,我不愿放弃练习武术,练武虽然很苦,很累,可是我恰恰有的就是这点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已经习惯了那里的生活,熟悉了那里的人,尽管武校的老师和同学想极力挽留我,但是我没有央求父亲一句,如果当时我坚持留在武校,父亲是一定会勉强同意的,但是倔强的我没有做任何的反抗,我选择了顺从。

    我不想为难父亲,因为我知道,父亲挣的钱,以后不光是要养活我,还要养活他的妻子和别人的儿子。我从来不会去求任何人,包括父亲。求谁都不如靠自己,这是失去母爱的孩子从小就自通的道理。

    八岁进的武校,十四岁回来。算算六年有余,这么多年的武术练习,让我完全可以保护自己,在武校的时候我常常外出比赛,大奖小奖的也拿了一堆。以我现在的功夫,制服两三个成年小伙子不在话下。周围的邻居也是只知道我在市里面上学,但并不知道我读的是武校。

    父亲结婚以后,他不止一次的让我叫那个女人妈。但是我始终没有叫过,我不说话,也不反抗,只是用冰冷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位穿着鲜艳且俗气的女人,我在心里偷偷的给她起了个绰号“老妖精”。我知道,是她的到来,使得自己失去了在武校学习的机会,这个女人带来的儿子比我大两岁,个子比我高很多,长相不算难看,眼睛不是很大,但是却很有神,眼球黑的发亮,皮肤很白,不爱说话,见人就腼腆的一笑,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

    他本来是李姓,嫁过来之后,便随了父亲的姓,改名如晓伟,父亲让我叫他哥哥,我也从来没有叫过,而且看着他我就觉得莫名的讨厌,虽然他比起他那嚣张的母亲还算是老实,但是我依然看着他们就觉得憎恶,那个女人也不怎么搭理我,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仗着父亲护着她,说话声音又尖,又刺耳,还带着浓烈的不知道什么地区的口音。听别人说,那个女人是从很远的地方嫁过来,她是父亲在外面打工认识的,她的丈夫在一次醉酒后掉到井里淹死了。她带个儿子不好嫁人,就攀上了父亲这么一个老实的人。父亲年龄也不小了又带着我,家里又穷,本地的女人不会看上他的。加上我的母亲死的又莫名其妙,本地知情的人家都很忌讳。

    正文 第三章:冤家路窄

    我的新学校在离家8公里的镇中心,骑自行车要40分钟才能到,“老妖精”带来的儿子虽然比我大,但是他只上完小学便辍学了,现在他和我一样,重新上初中,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冤家路窄这回事,我和他竟然分在了在一个班。寻找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都坐在教室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环视着四周陌生又新奇的环境和人,班主任是个微胖的年轻男老师,小小的眼睛,长在那张圆润的脸上,显得更加的小的可怜,脸上坑坑洼洼的,整个面部很是滑稽。得知这便是我们的班主任时,同学们多少有些失望,我们多么期望班主任是个年轻漂亮,又温柔的女老师啊,或者是个帅气阳光的男老师也不错呀,可眼前这个老师虽然年轻,却一点也不帅气!十四五岁的男生女生,在他们这个年龄最在意身边人的外貌和穿着,可以说正是以貌取人的年龄,对美的事物,或者美的人,绝不会去探求其本质的好坏,而是外表便包含了整体。

    班主任姓吴,当吴老师刚介绍完自己的姓氏之后,甚至还没来得及说名,后面便传来了一个男同学的声音:“吴老师就是无老师吗?”惹得班里一阵大笑。说话的同学叫李亮,他正翘着二郎腿,两手搭在后面同学的桌子上,大家都回过头去看他,他正为自己开学第一天便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球而得意。摇头晃脑的摆动着他那肥胖的身子。

    吴老师没有懊恼,而是选择了装聋扮傻,假装没有听到班里的哄笑,假装没有看到后面正得意的李亮,继续他的介绍,李亮觉得自己的话没有招来班主任的正眼,而感到一阵“失落”,他耷拉下脑袋,不再说话了!吴老师的做法是高明的,在这个时候,惟独视而不见才能彻底打击到想要出风头人的心理。

    李亮的同桌正是如晓伟,他们两人的个头都比较高,因此座位偏后,但是李亮要比如晓伟胖一圈,李亮总是明里暗里的用话语和肢体“挑逗”着如晓伟,如晓伟却什么话也不说,因为他说话带着和别人不一样的口音,他一开口,就会招来周围同学的一阵讥笑和模仿,但是嘲笑他的也基本都是男同学。也许是出于嫉妒,因为他的相貌在男生群里是出众的。可能是他比我们都大的原因,他总是表现的很有风度,很有内涵,他的举止很不符合他的年龄,他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稳重,是由内而外的,但是这在我看来,却统统都是厌恶的。

    但是从其她女同学的眼神和话语里,我能看出,他们是非常喜欢如晓伟的,我常常能听到班里女同学对他的议论,无非是他长的有多么多么的帅,一帮花痴,我承认如晓伟长的是不难看,但是也没有她们口中所说的那么夸张。

    面对男同学的挑衅,他往往都是视而不见,他的这种忍耐,在我看来,就是懦弱,我总觉得他的性格有些像我父亲,都是那种对任何人都不会说一个不字的人,对任何事情都只会逆来顺受,他们的忍耐是没有极限的,至少,我是没看到过他们的反抗。似乎一切事都只有去接受,而且是没有任何怨言的接受。

    他就像空气一样,不会吸引任何人的注意,就连上课,他也很少回答问题。只是一个人默默的看书。但是他的这种沉默,却招来了更多女生的关注,用她们的话说,那叫酷,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他却成了男生眼里的公敌。

    正文 第四章:形图陌路

    开学差不多有一个多月了,李亮显然成为了班里的“老大”,乃至全体初一年级六个班的“风云人物”,他的周围总会围着一群男生,听说李亮的哥是初三的“校痞子”,他哥即将毕业,李亮便“继承”了他哥在学校里打下的一片“江山”,大家对他不是讨好,就是绕道而行。寻找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

    我虽然看不惯李亮的行为,但是我也懒的去招惹这样的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不能依仗自己会点拳脚功夫,就对任何事,任何人都伸张正义,我也不是招惹是非的人,何况,我不想让大家知道我会武。从小没有母亲的自卑,让我不想被任何人,任何事所关注。

    我只希望自己就是沙漠里的最普通的一粒沙子,哪怕成为一颗小小的鹅卵石都会让我无限的惊恐,我怕我无法在沙漠里和其他的“沙子”共处。

    我和如晓伟尽管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尽管我们每天都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可自从如晓伟跟他那个“妖艳”的妈进入我家的门,我就从来没有主动和他说过一句话,有几次,他试图想和我找话说,每每都被我那冰冷的眼神瞪了回去。

    我讨厌他,他的冷漠,他在别人眼中的酷,包括他那还算帅气的面孔,还有他的到来,他的一切都让我不喜欢,我更讨厌他那妖里妖气的妈,这种厌恶莫名其妙,但是却很强烈,又是说不出来由的。

    他的母亲对他就像老母鸡护着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生怕他有半点的委屈,每当听到他回到家叫她妈的时候,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的痛,“妈妈”,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我不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时候在我喉咙里最后发出来的,我似乎忘记了这两个字从我的口里叫出来,该是怎么样的音调,但是每天晚上,我都会抱着母亲那张黑白小照片,无数次的在心里呼喊着“妈妈,妈妈”,可是我听到的却是自己的哭泣声,喉咙堵的生疼,我多么希望,能有一个温柔的声音回应我呀!可是寂静的夜,却让人更加的孤单!

    yuedu_text_c();

    班里也从来没有人认为我们两个是“兄妹”,尽管姓氏相同,可是谁也不会联想到我们是一家,开始我还担心,怕被同学发现,我可不想让同学知道我有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哥哥。其实,我是更不想大家知道,我的家庭是个重组的家庭,我觉得那对我将是致命的打击,我无法接受同学的嘲笑和讥讽。

    可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打一开始就没有人会把我们两个联想到一起,也难怪,我们两个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们两个的生活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任何的交集。

    每天上学和放学,我都避免和他一起走,他肯定也看得出来,于是他总是等我先走了之后,才慢慢的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在和我不远不近的距离骑着车朝学校,或是家的方向驶去。

    正文 第五章:游手好闲的三叔

    河畔的垂柳开始纷纷摇曳着枝干抖下那泛黄的叶子,地里的庄稼都收割完了,只剩下那未砍倒的玉米秧子,枯黄一片,风一吹沙沙的作响,这个时候庄稼人开始了一年中最惬意的时光。寻找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

    这几个月以来三婶杨美芬的肚子更大了,她腆的更夸张了,三叔禀性难改,老老实实的工作了两个多月,又开始游手好闲了。丢了工作整日无事可干便跟在媳妇屁股后面晃荡,或者蹲在一群打牌的人边上过眼瘾,一看就是大半天,总是在三婶的骂声中,溜回家去。

    三叔嗜酒如命,每顿饭都会来两杯杨美芬嘴里的“猫尿”,其实三婶在没怀孕的时候,也好喝酒,因此在管丈夫喝酒这方面,三婶实在没有发言权,三叔也知道,所以大部分是耳朵听着三婶的骂声,嘴里品着小酒,似乎这个骂声就是一道下酒的菜,没有了它,那个酒就没有味道!

    三叔又有些日子没去工作了,没有买酒的钱了,便到村头的小卖部去赊账,小卖部是三叔的二姑也就是我的二姑奶奶开的,侄子来赊账,做姑的没有不赊的理,尽管二姑奶奶对这个侄子是又气,又恨,又怕,可每次三福来赊酒,她都会表面上很痛快的答应,其实二姑奶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她想,如果三叔还不上这个钱,就找他爹要去,反正大哥在村里好歹也是个电工,每个月多多少少的也算有个固定的收入,而自己的这个大哥对这个老儿子是偏疼的很。

    事实上,爷爷也确实给三叔偷偷的还过几次账了,对这一点三叔心里当然是清楚的很,因此赊起账来从来没有后顾之忧,每次他都会一手抱着酒瓶,另一只手伸到柜台前摸索着,不是抓一把花生米,要不就是拿一个咸鸭蛋,二姑奶奶看在眼里,也不好说什么,那可是她亲侄子呀!要是因为一把花生米,或是一个咸鸭蛋和侄子闹生分了,这传出去也不好听呀。还有一个原因是二姑奶奶根本惹不起她这个泼皮侄子。她也只有在三叔走了之后,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三叔还经常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前几天,我在院子里就听到三叔家有小羊的叫声,紧接着,就听村里的喇叭响起“全体村民请注意了,二队李仁义家新生的小绵羊不见了,如有看到者请速与李仁义联系,失主表示感谢”听到喇叭这么一说,我立刻明白了,我急忙跑到三叔家,猛的敲响三叔家的门。只听三叔在院子里大喊“谁呀,门都敲掉了”

    “三叔,是我,如玉”

    过了好半天,三叔才打开他家那个真的快掉了的木头门。

    “你这孩子,敲门那么大声干啥,吓死我了”三叔站在门口抱怨。

    “三叔,你怕啥?是不是干什么心虚的事了?”

    “你这孩子,咋说话呢,你还不了解你三叔,我啥时候干过亏心事?”

    “我三婶呢?”

    “回娘家了,嫌在这吃的不好,回娘家解馋去了”三叔还是堵着门口,没有让我进去的意思。

    “三叔,小羊是不是你偷的?”

    “什么小羊,我不知道呀?我咋能干那事,我……”三叔的话还没说完,屋子里又传来了咩咩的叫声。三叔有些慌了。一把把我拉进院子,砰的一下关上了他家的那扇破门。

    “小玉呀,那个羊不是三叔偷得,是捡的,捡的你知道不”三叔压低了声音说。

    “捡的?我能信吗?你赶快给人家还回去,那个小羊刚生没多久,你就把它偷来了,它该有多想它的妈妈……”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哇哇的哭了起来,三叔见我哭了,一下子就慌了,急忙说:

    “别哭,别哭,我这就给李老头还回去,还回去,你别哭”三叔边说边走进里屋,手里抱着一只小白羊,出了家门。

    正文 第六章:三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