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逐鹿记》免费阅读!

回明逐鹿记-第41部分(1/2)

作者:给个打断技

    不过到了三月十七这一天,一切都已无可挽回,数十万闯军将北京团团包围,开始攻城了。

    京营兵溃,崇祯皇帝最后的指望化为泡影,阖城军民,没有一人可供指望,不过半日,外城陷落,紫禁城里的崇祯知道消息,面色惨然。

    朕继位十七年,宵衣旰食,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国家,可是为什么我大明每况日下,直到社稷将倾?

    无数个为什么缠绕在崇祯心头,但崇祯却找不到答案,又或许不愿意找到答案,不过这个时候说什么都已无益,收拾心情,命宦官们整治一席家宴,第一次彻底将政事抛在脑后的崇祯举目四顾,没有惊恐悲愤,反而感觉到一丝从未有过的轻松。

    一切都要结束了,嘿嘿,一切都要结束了…………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周皇后、袁贵妃自缢身死,张皇后殉国,十八日,崇祯皇帝登上煤山寿皇亭,脱下皇袍,写下绝命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吊死在一棵歪脖树下的崇祯皇帝,最后相伴身边,并一同殉国的唯有一个太监王承恩,当崇祯皇帝的尸体在风中摇摆不停时,比崇祯皇帝大四岁的闯王李自成正意气风发,志得意满。

    北京城陷落,崇祯皇帝自缢身死,大明已经覆亡,大顺则如旭日初升,兴旺的很,走进紫禁城,踏上太和殿,坐倒龙椅之上的大顺皇帝有理由相信,自己建立的王朝将会兴旺发达,有理由相信,全天下的人都会臣服在新皇帝的脚下。

    只是李自成没想到的是,在极北之地,满清都城盛京内,尚不知崇祯身死,北京陷落的摄政王多尔衮正专注地看着一封奏书,这封奏书乃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十七代世孙范文程所上,其中只有一个意思,大明必亡,闯贼非是天下明主,大清当举兵入关!

    ‘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矣’,范文程直接告诉多尔衮,清兵如今的敌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李自成!

    当多尔衮细细观看范文程的奏书,难以决断的时候,李自成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满清当成了心腹之患,陷在千秋帝皇梦中的李自成直想快快一统天下,直想快快看到四海臣服,为了这个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第一百七十一章反复波澜二

    进入三月,一天比一天热,在潼关,一队队士兵日日操练不停,阳光晒在身上,无论是官士兵,一天下来都得出一身臭汗。

    不过天天累死累活的操练兵马,胜捷军上下却没有一人抱怨,军律军法森严是一方面,每日操练,大小官佐尽数出操,几位守备大人也天天巡视,和士卒们同吃同住,就连总兵官大人也日日顶盔掼甲,督察士卒操练,如此情况下,谁也没什么牢马蚤好发。

    上官们一样吃苦,一样卖力,俺们丘八还有什么好说,只要吃食管够,让操练便操练呗!

    因此潼关内天天尘土飞扬,一什什一伍伍兵马整军列阵,往复冲杀,随着时间流逝,兵马阵伍渐渐严整起来,胜捷军渐渐展露出锋芒菱角。

    胜捷军五个营头,武毅营、武勇营、武信营、武威营、武德营,每营辖下五哨,一哨六百人马,一哨下辖五总,一总百余兵卒,一总三队,一队三什,一什两伍,均按照大明军队编制,一个营头便有三千六百可战之兵,五营兵马便将近两万。

    与号称百万,可用之兵至少也有二三十万的闯军相比,两万兵马不足闯军一个零头,要是野战对阵,大量吸纳新兵的胜捷军万万不是闯军对手,不过打一开始杨刚就从未想过出关一步,有雄关在手,傻子才与敌人野战,同样是有雄关在手,别说杨刚还在源源不断招募新兵,操练新军,便是眼下刚刚成军的两万兵马,凭仗潼关,也绝对能让任何敌人吃足苦头。

    数百亲兵前呼后拥,杨刚策马徐行,又在军营中消磨光了一个早上,可杨刚一点疲累的感觉都没有,反倒是神采奕奕,眼看麾下兵马越来越威武雄壮,杨刚心中满满的都是自豪。

    能够分清左右脚,按照鼓号进退,阵列严整,这是杨刚当下对胜捷军提出的要求,要求不高,但是一声鼓响,成百上千士卒齐齐跨出一步,身形姿势一模一样,如铜墙铁壁一般,油然而生的威势便足以令任何敌人心魄动荡!

    古时行军打仗,军伍严整与否重要之极,不单单能提升战斗力,还有提升己方士气,恐吓敌人的效果,一支纪律严明,军阵严整的军队对上一群乌合之众,往往不需交战,光凭威势便能吓退敌人,趁敌人心惊胆战之际追击,胜利唾手可得。

    少量兵马便能打败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于己的乌合之众,几百官兵便能将成千上万贼寇击溃,历史上许许多多以少胜多的战例,绝大多数是纪律严明的精兵对军纪涣散的敌手,而杨刚坚信,假以时日,即便李闯精锐兵马来袭,也奈何不得据守潼关的胜捷军。

    只是,李自成什么时候会得知关中变动,知道后又会采取什么行动,会不会第一时间来攻,杨刚一点也不知道,按照历史,李自成唯有在一片石大败后,才会往潼关来,可是如今因为自己,历史发生了小小的变化,李自成还会不会如之前一样行事便难说了。

    所以杨刚一直很关切潼关以东的动静,尽最大努力探听闯军消息,而让杨刚安心的是,闯军一直不知道关中已经变了天的事实,除却陕西,其他地方的历史并没有发生变化。

    很好,一直这样最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招募士兵,操练兵马,让我把三秦经营的再牢固一点,再牢固一点…………

    白天操练兵马,夜晚还要巡营,杨刚对加强胜捷军可谓不遗余力,不过做事归做事,必要的放松也不能少,每天饭点杨刚都要回家去,一来陪伴母亲赵氏,二来也和两个刚刚得手的小美人联络联络感情。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杨刚背不出礼记,但是为人做事该当有张有弛的道理却是懂得,只要一切都在正轨,就没有必要操持太过。

    不过,想起某件事的杨刚觉得男人有时候也应该多操持操持,尤其是能满足男性虚荣心与征服感的特殊时刻,这么想着的时候,杨刚脑海里闪过了柳儿、莺儿雪白俏丽的脸庞,以及雪白柔软的……………

    “大人!大人!军师参赞请您速速前往县衙一趟,陆明陆哨总回来了!”

    突然耳边传来一声呼唤,杨刚扭头看去,就见一个士兵单膝跪在地上,仔细一看,认得是颜越手下,点了点头,心中一叹,当即拨转马头。

    不过片刻,杨刚便走进潼关县衙大堂,县衙如今已经成了陕西都指挥使司的临时衙署,关中大事小情都要报到这里来,每日人来人往,忙碌热闹的紧,而在县衙后堂,颜越正向一个高瘦汉子询问着什么。

    yuedu_text_c();

    这高瘦汉子约莫三十多岁,便是陆明陆哨总了,陆明本是掌管斥候、夜不收的黄亮的副手,黄亮高升,主掌一营兵马后,陆明补缺转正,如今胜捷军对外耳目哨探便全由陆明负责。

    杨刚进门时,陆明正一脸严肃地讲述哨探来的情报,看到杨刚,陆明连忙施礼下拜,一旁颜越也站了起来,自颜老头到来后,军中规矩便越来越多,按颜越说法,上下尊卑、礼仪规矩,亦是名将必须恪守之道。

    心中认同规则必须牢守,不过杨刚实在不喜欢和熟悉亲近的手下摆谱,那样让杨刚觉得浑身不自在,觉得人为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摆摆手,杨刚便立刻拉起陆明,同时询问起来。

    “李自成那贼厮在干什么?有什么好消息么?”

    陆明闻言低下脑袋,露出悲痛之色,“贼寇李自成大逆不道,贼兵侵犯皇城,当今圣上…………殡天了!”

    啊!崇祯死了!让我算算时间,今儿个都四月初三了,唔,我记得崇祯好像是三月上吊的罢!?

    杨刚呆呆发愣,努力回想历史,不过想来想去,杨刚发现自己能记得崇祯三月上吊就已经很厉害了,至于李自成兵进北京城的具体细节,实在一无所知。

    要是什么狗屁东东都知道,历史进程分分秒秒都装在脑子里,连李自成小姨子的老公的小舅子姓啥叫啥都知道,那样的家伙绝对不是人,是人妖!

    杨刚狠狠地在心里骂了一句,掩盖自己没有过目不忘本事的无能,抬起头来,瞧一眼陆明、颜越脸色,当即也板起脸来,挤出一副哀容。

    崇祯死了,拿大明俸禄的文官武将、士人百姓当然应该表露出哀痛,当然,心里怎么想的就全凭个人良心了。

    当着一众手下的面,表率一定是要做的,杨刚东向而立,叩拜三番,颜越、陆明等也跟在后面,依样行礼,整完了这一套,杨刚回过头来,还未说话,颜越先开口了。

    “大人,圣上遭贼毒手,山陵崩塌,我军乃是忠义之师,该当立刻全军缟素,为圣上服丧致哀!”

    “呃,对对对,传令下去,全军服丧!”

    “闯贼大逆不道,危害国家社稷,大人身为朝廷大将,自当为圣上报仇,兴师伐贼,越不才,愿为大人做讨贼檄文!”

    “对对对,就有劳先生…………啊!?”

    杨刚一愣,突然醒悟过来,瞳孔一缩,向颜越望去,却见颜越眨眨眼睛,微微点头。

    “呃,那就有劳先生做讨贼檄文罢。”杨刚说道,心中纳闷。

    兴师伐贼?我擦,有没有搞错,守住潼关,尽量拖延时间,不让李自成知道三秦变故才是正经,唔,颜老头搞什么鬼!?

    杨刚正自思量,颜越再度开口了。

    “大人,我胜捷军兵少将寡,力有不逮,须当大肆征召忠义之士,合天下之力伐贼才是,所以,卑职恳请大人速速传檄天下,让天下人知道我胜捷军伐贼志气!”

    哎?啊!颜老头这是要,这是要…………给我军正名!

    第一百七十二章名不正则言不顺

    “李闯已经得到消息,知道我胜捷军夺了三秦,山西境内的闯贼正集结兵马,不过大人放心,闯贼短时日内绝无力来犯,我军至少还有一月时间整备关防。”

    “传檄天下,与我军大有好处,一来能提升大人威望,为我军张目,二来还能吸引不愿附逆的百姓士子来投…………此外还请大人让陆哨总多多留意,如有可能,多多招揽工匠来秦…………”

    颜越侃侃而谈,此时军师参赞已经不在公事房,而是在县衙里专为杨刚腾出的一间雅致书房,书房内只有杨刚、颜越二人,书房外由心腹亲兵把守,保证绝无人能偷听到两人谈话。

    如杨刚想的一样,颜越果然不是无的放矢,大张旗鼓为崇祯皇帝服丧的背后,是因为胜捷军的存在已经不是秘密了,至于要杨刚兴师伐贼,颜越纯粹就是那么一说。

    皇帝死了,皇帝三个儿子都落入李自成之手,朝廷六部全数玩完,这种情况下,大明各地官府、藩王便可自行其是,颜越的意思也正是如此,杨刚的总兵官乃是自己给自己封的,可到了这个地步,还有谁能计较?

    至于颜越提议发布讨贼檄文,则和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仿,为的乃是一个大义名分,有了这个光鲜响亮的口号,杨刚开府建衙,便不愁没有人来投效归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谐,如今社稷沦丧,不单圣上殉国,连几位皇子也落入闯贼手中,于国乃是大难,但对我胜捷军而言,正可名正言顺招募兵马,经营关中,以期来日安定天下,唔,为我胜捷军及关中百姓计,还请大人出任甘陕总督一职!”

    颜越一边说一边寻思胜捷军今后方略大计,杨刚听得很是认真,同时心中很有一番惊讶,看颜越模样,一点也没有悲哀之状,似乎崇祯之死对颜越毫无触动。

    yuedu_text_c();

    当然,这只是表面,除却杨刚,这个时代的大明人氏哪能对大明末代皇帝的死毫无感触,多少都会有些异样心情的,只不过颜越一向抱持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理念,崇祯死了就死了,与颜越安定天下,恢复太平盛世的志向并无冲突。

    和杨刚密室商谈,颜越把自己所思所虑一条条一桩桩说出来,中心意思是要杨刚打出旗号,让天下人都知道关中有胜捷军这么一号人马,同时放开手脚,正儿八经行使封疆大吏的权利!

    大明制度,总兵乃是军职,只管兵事,不管政务,眼下杨刚实际上军政大权一把抓,未免有些不伦不类,所以颜越最后要杨刚再自吹自擂一把,做一个总督了事。

    杨刚数月前还是一个小小伍长,数月后就敢自封陕西总兵官,可说是胆大妄为之极,可如今颜越一张嘴,就又让杨刚往上跳了一级,要严格说起来,杨刚、颜越种种作为都让人很有点儿戏的感觉,不过如今杨刚手握大军,实际掌控关中,虽然势力一时还达不到甘肃,但自封个甘陕总督,甘肃、陕西境内也绝不会有人跳出来反对。

    因此杨刚自书房出来后,手下兵将就立刻改换了称呼,而杨刚听见手下兵将称呼自己总督大人,也颇有点得意。

    计议方略一定,一日之间,潼关上便高高打出了胜捷军的大旗,同时潼关内外立起无数白幡,而胜捷军兵马人人披了一件罩袍,统统都是黑色。

    自古以来黑白二色便与丧葬联系在一起,只是一支军队军旗漆黑如墨,人人披一袭黑袍便少见的很了,而当传言自潼关流出,人人闻听新出炉的甘陕总督发誓后更是惊讶万分,甘陕总督杨刚在潼关立下誓言,一日不能为先帝报仇,胜捷军便绝不更改军旗颜色,已示耻辱!

    大明百姓如何谈论杨刚和胜捷军不提,自崇祯死讯传来后,胜捷军操练的便更加凶狠了,同时杨刚不断在关中征募兵马粮草,为预期中的大战做准备,可是潼关外一直没有见到大队闯军,除了偶尔可见的闯军游骑斥候,潼关却是一直相安无事。

    在这期间,有关李自成的消息不断传来,闯军正在调集兵马,数十万大军正磨刀霍霍,不过陆明送回来的情报表明,李自成第一个开刀的并非据守潼关的胜捷军,而是辽东总兵吴三桂。

    消息传来时,胜捷军上下既惊且喜,即便是颜越也大感意外,而当李自成与吴三桂结怨开战的具体因由传来,颜越便说了一句话,“李自成不脱流贼本性,即便窃据大宝,也非人主。”

    颜越说这话时,闯军正在北京城折腾的欢,李自成下令拷掠明官,美其名为助饷,麾下大将刘宗敏制作夹棍五千具,举凡大明官宦勋戚,倾家荡产者比比皆是,即便如此,大顺军稍有不如意,还是一个不死不休!

    “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以此勒索文武官员助饷,李自成好狠的心啊,如此贪婪财货,却不知人心险要重于泰山,嘿嘿,如此行事,闯贼岂能久据大宝!”

    看着陆明送回来的北京城见闻情报,颜越一边摇头一边感叹,一旁杨刚则肚子里偷笑。

    活该!被勒索破家的大明官儿们真真活该!崇祯皇帝三番两次要皇亲勋戚助饷平贼,大明的权贵官宦们不肯掏腰包,一个个都似葛朗台一般,反过来争着抢着去呵李自成的卵子,毫无忠义、骨气可言,嘿嘿,如今自取其祸,怨的谁来!

    历史上闯军兵临北京,崇祯皇帝向自家亲戚借钱,以筹集军饷,哪知就连皇后的老爹也才仅仅拿出两千两银子,崇祯折腾一整,也不过到手几万两,而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后,野史说李自成从北京城的皇亲国戚身上搜刮到了七千万两白银!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要钱不要命,所以杨刚对北京城内遭难的大明官宦一点儿同情也没有,相反,有的只是鄙夷,至于同样贪婪无度的李自成,杨刚同样只有鄙视。

    不过话说回来,李自成越是愚蠢,对杨刚和胜捷军就越有利,而在内心深处,大顺军对大明官宦欺凌越狠,杨刚越开心。

    杀吧杀吧杀吧,把趴在大明身上附骨吸髓的硕鼠、蛀虫全数杀光好了,这样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