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免费阅读!

第八十五章 振兴蜀中(第一更,求推荐票支持!)(2/2)

作者:一袖乾坤

商人运输粮食,改成运输日常起居必须的物件?”

    “陛下英明。”

    朱由榔心道文安之真是一个全才,这种细节的事情都能考虑的很完美妥善。

    只要商人能把烟火气营造出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来到四川定居。

    “陛下可以命有司专门负责此事。并对表现出色的商贾进行嘉奖,所赐盐引的数量也应有所区别。”

    朱由榔点了点头。

    这是自然,只有分级区分才能充分调动商贾们的积极性。

    商人重利,要让他们尝到甜头才会用心做事。

    “臣老了,要是十年前必定主动向陛下请缨督办此事。”

    朱由榔闻言笑出声。

    “文爱卿说笑了,大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处理。这件事朕自会找人督办。”

    相较于海盐,井盐的产出更为集中单一。

    商贾们要想插手这项业务,就必须和朝廷合作。

    不像一些沿海的盐商还能偷摸摸的晒盐卖盐。

    “陛下除了盐务,重开科举也是迫在眉睫了啊。”

    文安之是一个文人,对于文教的重视自然不必多说。

    永历朝廷在云南的时候一直没有断过科举,但四川因为战乱的缘故基本上没有什么人,自然不需要开设科举。

    如今天子决定将重心向四川转移,那么在四川重开科举便显得极为必要。

    此举是笼络年轻人尤其是读书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较于武将,永历朝廷的文官储备是极为欠缺的,不少朝臣都是崇祯年间的进士。

    像文安之更是天启年间的进士。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这些老家伙还能撑几年?

    可悲的是不是他们贪恋权利占着位置,而是没有合适的年轻人顶上来啊。

    站在文安之的角度,确实会生出一股后继无人的悲哀感。

    朱由榔能够理解。

    虽然朱由榔本身对于科举抱有一定的成见,但也不得不承认科举是这个时代聚集文人最有效手段。

    文教改革的事情可以放一放,眼下还是应该既有模式去推进。

    等到伐清成功天下已定再去动大刀子也不迟。

    “昔日大明科举分南北榜,陛下不妨也分出一个滇榜、川榜来。两榜相互独立,这样川榜考生更容易考中。也可以吸引读书人来到四川。”

    文安之这条建议可谓精妙。

    虽说眼下云南的读书人也不算多,但比四川还是要好的多。

    给四川独立名额可以吸引云南的读书人来四川参加考试,把人才留下来。

    如今朱由榔已经彻底适应了皇帝的角色。他发现治国理政真的不能只靠一股热血。

    许多事情必须换一个角度考虑。

    比如改革盐制,朱由榔就需要站在商贾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既符合朝廷又符合商贾利益的政策做到双赢。

    又比如重启四川科举,朱由榔也得考虑读书人的心态。

    做皇帝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啊

    ps:第一更送到,求推荐票支持啊亲。新的一周新的开始,老坤讨个好彩头。么么哒~爱你哟~
小说分类